你的位置:南宫平台 > 新闻动态 >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被二叔绊倒,朱瞻基:把他烤了,9个儿子处死_朱高煦_朱高炽_太子

朱棣的孙子朱瞻基,被二叔绊倒,朱瞻基:把他烤了,9个儿子处死_朱高煦_朱高炽_太子

发布日期:2025-06-25 19:29    点击次数:54

1426年,朱瞻基前往探望他的二叔朱高煦,却意外发现朱高煦对他态度冷漠,完全不予理会。心中不禁涌起愤怒,朱瞻基转身欲离开。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朱高煦突然在众人面前伸脚将他绊倒。作为大明的皇帝,朱瞻基从未遭受如此侮辱,他立刻暴怒,命令侍卫将一个重达三百斤的大缸搬来,并狠狠地扣向朱高煦的头顶。

然而,令朱瞻基大吃一惊的是,朱高煦怒火中烧,竟用力将那只大缸顶了起来,凭借惊人的力气,居然将本应压下去的缸硬生生顶起。朱瞻基顿时愣住,心中的愤怒与屈辱交织,让他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他立刻命令手下将大缸牢牢按住,并在周围点燃炭火加热。随着温度升高,朱高煦的怒吼逐渐消失,最后彻底归于沉寂。朱瞻基注视着那变得通红的缸,心中虽然有些许平静,但也不禁陷入了深思。脑海中浮现出已故的父皇朱高炽,以及那些曾经在二叔和三叔面前受到侮辱和陷害的往事。

回忆起父皇朱高炽,朱瞻基想起他那时的身影。父亲身体肥胖,体重接近三百斤,行动迟缓,常被朱高煦和朱高燧嘲笑。有一次,他们一同前往祭拜皇陵,朱高煦故意刁难朱高炽,提出大家下车步行。朱高炽感到为难,朱高煦趁机暗讽,指责太子缺乏诚意。最后,朱高炽无奈同意,但途中不慎摔倒,朱高燧忍不住放声大笑,而朱高煦冷嘲热讽地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意思是提醒太子,要警惕,若他跌倒,自己就能顺利取而代之。但朱高炽只是憨厚地笑笑,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

展开剩余75%

这时,朱瞻基悄悄走到二叔身边,低声回应道:“更有后人知警也!”他暗示朱高煦别得意太早,因为他站在这里。朱高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警告他小心。年幼的朱瞻基心中愤怒,握紧了拳头。但父亲朱高炽却耐心地提醒他,要尊重长辈。在朱瞻基的记忆中,祖父朱棣深深爱着他,时常夸赞他是“好圣孙”,并带着他走遍四方,讲述战争的故事。

朱棣曾告诉朱瞻基他与二叔朱高煦的往事。朱瞻基出生的那年,正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刻。年仅19岁的朱高煦随父亲并肩作战,屡次救了朱棣的性命,深得朱棣的赏识。而朱瞻基也从祖母徐氏口中听说过父亲朱高炽在守卫北平时的英勇事迹。朱高炽带领少数兵力坚守20天,直到朱棣带领大军归来,联合击败李景隆的军队。

相较于朱高炽,朱高燧则在朱棣眼中得到了更多的宠爱。朱高燧一直崇拜勇猛的二哥朱高煦,总是紧跟其后。靖难胜利后,朱棣即位,但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虽然按惯例应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认为他体弱多病,无法承担重任。反而朱高煦像朱棣一样果敢、勇猛,且在靖难中屡立战功,得到不少武将的支持。

然而,朱瞻基的出生改变了这一切。朱棣对这个聪慧机智、能文能武的孙子十分宠爱,曾多次夸赞他是“好圣孙”。朱棣甚至曾为了朱瞻基的忠诚安排童子军给他站岗放哨,十分感动。大臣解缙也曾提到“好圣孙”这一称呼,朱棣满意地点头。徐皇后则提醒朱棣,要警惕二叔和三叔,称他们心胸狭隘,只有长子朱高炽仁厚宽容。最终,朱棣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朱瞻基为皇太孙,并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然而,朱高煦并不甘心。他对这一结果心生不满,尤其是对朱瞻基怀恨在心,觉得是他阻碍了自己成为太子的机会。心中充满敌意的朱高煦开始联合朱高燧,暗中寻找机会打击太子。每当朱棣远征时,朱高煦和朱高燧便联合挑拨离间,向朱棣报告太子的一举一动,并加以渲染。这些谗言让朱棣十分不安,甚至开始削弱朱高炽的权力,限制他周围的官员。

在此期间,朱高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常为此事忧心忡忡。尽管他面对兄弟的挑衅,并且在朱棣的惩罚下依然替二叔和三叔求情,展现出宽容大度,但直到1417年,朱高煦的叛乱暴露,朱棣愤怒异常。尽管如此,在朱高炽的哀求下,朱棣最终只将朱高煦贬至山东乐安,而朱高燧同样遭到处理,但朱高炽依然为他求情,将其贬至河南安阳。

1425年,朱高炽去世后,朱高煦产生了杀意,计划暗杀朱瞻基。但幸运的是,朱瞻基凭借警觉,成功避开了这一暗杀。几个月后,朱瞻基继位为帝,时常怀念父皇的教诲,决心善待叔叔们,并采纳他们的建议。然而,直到1426年,朱高煦再次叛乱,朱瞻基首先尝试书信劝解,但未得到回应。最终,他亲自带兵征讨,迅速将朱高煦击败,并将其囚禁在西安门内。尽管如此,朱瞻基仍然给予他们体面的生活。

然而,朱高煦依旧不甘心,心中充满不服气,仍计划反抗。于是,朱瞻基命令于谦对其进行教育。于谦严厉斥责,朱高煦被吓得跪地求饶。尽管如此,朱高煦心中的不满并未消散。最终,这场叛乱成为了朱瞻基的警钟,提醒他要始终保持警觉。

深知朱高煦的勇猛与威胁,朱瞻基做出了严厉的惩处,最终彻底平息了二叔朱高煦的叛乱。而朱高燧则开始安分守己。其他藩王纷纷减少护卫,生活归于平静。朱瞻基通过这一系列事件,警告世人:宁可采取严厉手段,也要确保朝廷的安定。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南宫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